我國鋼鐵物流模式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國鋼鐵流通業必須在現有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用現代流通理論與模式來改造并替代傳統流通的觀念與模式。
現有模式的4大同題
丁俊發介紹說,目前我國鋼材流通渠道主要有5種:鋼鐵企業對批量大、專用性強的產品實行直供;鋼鐵企業建立自己的網站,實施網上銷售;鋼鐵企業在全國建立自己的分銷網絡或與流通企業合資建立加工配送中心;通過中間商(包括經銷商、代理商)銷售;依托鋼材交易市場進行銷售。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全國76家重點鋼鐵企業的統計分析,2004年,這76家企業通過自銷銷售鋼材占全部(下同)的21.8%;通過流通企業銷售鋼材占63.8%。針對這些數字,丁俊發說,從表面上看,流通企業似乎占了較大的比例,但實際上起主導作用的還是鋼材生產企業。這種流通模式和我國現有的市場環境,給我國鋼鐵物流帶來了一些問題:
首先,鋼鐵流通業的集中度比鋼鐵生產領域拘集中度更低。這種現狀造成了小金屬流通企業直接與大鋼鐵企業對話的局面。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2004年,銷售量超過500萬噸的金屬流通企業只有l家,銷售量在400萬~500萬噸的有2家,在300萬~400萬噸的有l家,在100萬~300萬噸的有2家。不僅如此,由于大部分鋼鐵企業是國有的,其抗風險能力強,而大部分鋼材流通企業是民營的,其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目前,在鋼材市場中,競爭性與非競爭性因素都在起作用,這是鋼材市場不成熟的一種表現。
其次,由于我國信用體系缺失,傭金代理極不發達,鋼鐵企業與流通企業很難形成戰略聯盟,結成利益共同體。
再次,通過鋼材有形批發市場銷售的鋼材仍占較大比例,網絡交易發展滯后,而發達國家的銷售方式早已經是以無形市場為主。
最后,雖然我國現在正處于鋼材的高消費期,但受資源的約束,鋼鐵行業成為了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重點領域,其產能與消費受經濟周期與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
全球鋼材流通的3大模式
在談到全球鋼鐵的生產和流通時,丁俊發說,世界鋼鐵的生產主要分3大板塊:亞洲板塊,主要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國;歐洲板塊,主要包括俄羅斯、德國、烏克蘭、意大利等國;美洲板塊,主要包括美國、巴西等國。鋼鐵銷售的模式大體也可以分為3類:日韓模式、歐美模式、中國模式。
日韓模式
以日本為例,日本鋼鐵的生產與銷售有4大特點:一是產量大、品種多、質量好;二是集中度高,新日鐵、川崎制鐵、住友金屬等大型鋼鐵企業的鋼鐵產量占日本鋼鐵總產量的60%~70%;三是“大進大出”,該國鋼鐵生產的原材料靠進口,產品大部分出口;四是鋼鐵企業管生產,商社管銷售,鋼鐵企業97%的產品都是通過商社來銷售的。
最早由9個為川崎制鐵服務的經銷商聯手成立的日本川鐵商社,其銷售的產品80%為川崎制鐵的產品,其余為其它鋼鐵企業的產品。該商社下設23個鋼鐵流通加工廠,經過加工過的鋼材占其銷售量的60%以上。而且,川鐵商社周圍有400多家二級經銷商和特約經銷商,其供應半徑達300公里。
歐美模式
歐美模式正好與日韓模式相反,此種模式下的鋼材銷售主要以鋼鐵企業為主。比如,德國鋼鐵企業80%的產品是直銷給用戶的,而余下的20%交經銷商(包括加工配送中心、傭金代理商、進出口商等)銷售。在這種模式下,鋼鐵企業也從事鋼鐵的加工配送,如利伯庫森鋼材加工中心,隸屬蒂森鋼鐵聯合公司,其年加工能力為30萬噸,供應800家終端用戶。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