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改的公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北京報道
12月23日下午三時,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新聞發布會上,被猜測已久的“搖號購車”方案終于公布。
從當日起,作為“北京交通改善措施”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北京市機動車車牌開始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
在發布的細則中,還有一項不太起眼的條目:“本市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新增公務用車指標。”
這并不是新消息,10天之前,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開始征求民意,其中即包括這項被媒體歸納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公務用車將會‘零增長’”的規劃。
這一被歸類為“公務用車改革”(下稱“公車改革”)的舉動贏得了諸多好感。畢竟,按照央視發布的數據,北京市內已有公務用車70萬輛,就算把它們無縫焊接在一起,所占的面積也會超過14個天安門廣場。
但作為首都,北京市政府的車輛,只是這龐大數字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且“治堵”,充其量只能說是公車改革在首都這一特定地區的特殊動力。
公車改革,更重要的是“治奢”。
公務用車,是指由政府財政為各級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需要所配備的車輛,主要分為各級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固定用車和公務人員公務活動用車兩大類。公車的主要特點是公務員為了公務可以無償使用。
來自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的一份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黨政機關及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為200多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元~2000億元(不包括醫院、學校、國企、軍隊用車以及超編配車),每年公務用車購置費支出增長率為20%以上。
即便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已達上千億,還是遭到質疑稱其嚴重縮水。
2009年末,受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委托,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擔任組長的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行政成本課題組,奔赴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就公務用車使用現狀進行調研。
經過近半年的調研,一份名為《公務用車管理制度改革的模式與建議》的約5000字的調研報告送到了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調查顯示,一輛公車的每年運行成本(含司機工資、福利)至少在5萬元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萬元,而且使用效率不高,浪費很大,公車經費支出在行政開支中占有相當高的比重,加大了行政運行成本。
而導致單車成本高有兩大原因:一是公車私用現象嚴重、屢禁不止;二是超編配備公車,財政負擔沉重。
超編配車,不只體現在數量,還體現在車輛的規格上。近年來,豪車屢現于一些地方官員的座駕行列,再佐之以公車私用歪風,成為民眾眼中官員貪腐的明證。
顯然,公務用車管理制度的落后造成的種種問題,對于納稅者來說是“破財”,對于政府來說,則是“丟臉”。
“機關車輛公用私用邊界模糊,管理存有漏洞,這不僅背離了公車的屬性,而且造成了負面的社會影響,損害了政府形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沈榮華說。
但目前,由于我國在公務用車方面實行的是分級管理,被視為公務用車管理機構的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下稱“國管局”)在各級公車的編制、配備和使用方面的監督上頗有難度,使得多年來公車私用、超編配備公車屢禁不止。
“目前國管局并不能有效地監督地方公車私用,因為它的職能只能對公務用車制度進行規定,但在監督檢查方面,沒有很有效的職能手段。相反我們應該發揮紀檢、監察以及一些行政機構自身監督機構的作用,甚至要更多地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來對公務用車的規范問題進行監督。”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胡仙芝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
取消“廳局級以下專車”的難度
一時的規范,顯然不如改革來得更有效。
1993年,廣東東莞沙田鎮率先開始取消領導干部的公務用車,改發交通補貼。車改當年,沙田鎮的交通費用節約率就達到54%。
之后,國內一些地區也相繼進行了公車改革,但卻被指“變相加薪”帶來新腐敗。全國各地在爭議中頻頻試水的公車改革,大多以失敗告終。
單兵突進難行,公車改革需要自上而下。
今年3月,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要求,要加快公務接待、公車使用等制度改革。
我國現行公務用車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編制管理、標準控制、按需配給、單位所有的模式。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頒布《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之后的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也發布了《關于調整黨政機關汽車配備使用標準的通知》。
而在2004年國管局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的規定》的通知中,仍沿用了當初“兩辦”(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的標準。其中規定:部長級干部配備排氣量3.0升(含3.0升)以下,價格45萬元以內的轎車;副部長級干部配備排氣量3.0升(含3.0升)以下,價格35萬元以內的汽車;一般公務用車配備排氣量2.0升(含2.0升)以下,價格25萬元以內的轎車。同時規定,部長級(包括副部級)干部專車,按1人1輛定編。一般公務用車,根據內設的司(局)級機構和機構的人員編制定編。
舊有的規定至今已16年,盡管其間關于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的改革呼聲不斷,但新規并未出臺。
2005年,有相關部門官員提出公務用車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減少公務車的配備,自下而上,改革到廳局級領導干部,廳局級及以下的干部將可能取消專用公務車。
但是,這項改革舉措一直沒有以正式文件下發。
2010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已經明確提出,要研究推進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2010年11月底傳出新消息。有媒體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已啟動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調研工作,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或全部取消。
但在消息發出不久,國家發改委的辟謠讓這項改革又生迷津。發改委稱近日媒體的報道是引用了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關于公車改革的一份提案。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正在起草一份關于公務車改革的聲明,近日將對外公布。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取消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的改革措施,目前在中央國家機關進行得比較徹底。
國管局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國管局在中央國家機關已經取消了廳局級領導干部專車。“現在,中央國家機關除了部長級別的干部配有專車之外,廳局級干部基本都沒有配備專車,如果需要用車辦公事,只要打報告到車隊調度就可使用。而事實上,很多人都在開私車辦公事。”
該人士表示,對于部級單位,取消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并不是難事;而對于本身就是廳局級的單位,一下子取消廳局級以下官員專車,似乎“跟國情不太相符”,也是難點所在,“單位就這一位一把手,你能不讓他有專車嗎?”
配車標準將下降?
近日,坊間流傳公務用車排氣量和價格標準也將進行改革的消息。
有消息稱,由國管局牽頭聯合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等七個部門負責修訂的新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基本會簽完畢。該修訂方案中規定:正部級官員用車排氣量不高于2.5升、35萬元,副部級官員不高于2.5升排氣量、30萬元,而一般公務用車則被限定在1.8升排氣量及16萬元以內。
在新方案中,正部級領導購車價格和排氣量都有下降,尤其是正部級領導購車價格每輛下降多達10萬元。
但在資深汽車評論家賈新光看來,這個新方案“并沒有什么實質的改革精神,基本還是維持原來的實際使用標準”。
賈新光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認為,一方面,近年來汽車技術水平迅速提高,發動機效率大幅度提升,升功率已經接近和超過50千瓦,有的還采用直噴和增壓技術,現在的2.5升完全可以替代原來的3.0升,而且配置日新月異,原來豪華車的許多配置已經“飛入尋常百姓車”,動力性、舒適性也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汽車價格不斷降低,原來十幾萬一輛的桑塔納價格已經降到7萬元左右,按16萬元標準現在可以買到朗逸、卡羅拉、邁騰;按35萬元可以買到奔馳E級、寶馬3系、林蔭大道等。
“比原來的‘老三樣’和奧迪100強了不知道多少倍。”賈新光說。
盡管如此,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分析指出,這個看上去跟原來差別不大的“新政”,還是遇到了一些阻力,能否推出、何時推出,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