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值得冷鏈物流行業深刻銘記的一年。這一年,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以及持續的行政支持為行業添柴加薪,以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為母體的冷鏈物流發展穩定且充滿信心,各種投資持續關注并進入冷鏈物流業......冷鏈物流業正逐步走上政府推動與市場推動雙輪并驅的快速發展軌道。
年終歲末,中國經濟網食品頻道特別推出“冷鏈物流業深刻銘記2011——盤點2011中國冷鏈物流業大事件”,旨在回顧、總結、盤點、展望,助力冷鏈物流行業向著更成熟的方向發展。
事件一:兩部委聯合啟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試點
4月20日,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2011年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決定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陜西等省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探索建立完善高效率、低成本、低損耗、安全通暢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
通知確定了2011年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三項任務:一是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打造穩定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產銷鏈條。三是推行農產品品牌化和包裝化。
本網點評: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滯后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瓶頸。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建立完善高效、暢通、安全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對于解決農產品“賣難”、促進農民增收、穩定產銷關系、保障市場供應、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事件二:“國八條”出臺 冷鏈物流獲益
6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工作。會議提出了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八個措施,被業界稱為物流行業“國八條”。
“國八條”的內容為:一、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二、加大對物流業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三、促進物流車輛便利通行;四、改進對物流企業的管理;五、鼓勵整合物流設施資源;六、推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七、加大對物流業的投入;八、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發展。
本網點評:
我國物流業發展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近年來,因為冷鏈物流的環節中斷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有利于農批、冷鏈等環節的企業發展。“國八條”的出臺有助于解決物流成本問題,冷鏈物流借助政策春風將獲得一個絕佳的發展契機。
事件三:國務院部署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10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會議指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有了很大發展,但總體上依然薄弱。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近郊菜地和零售網點不斷減少,流通環節和成本增加、“賣難買貴”等問題突出。
會議明確了近期的五項重點任務:一、著力提高農產品流通的組織化程度和現代化水平。二、推進產銷銜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三、健全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的農產品信息網絡,完善儲備調運制度。四、加強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落實索證索票和購銷臺賬制度。五、制定實施全國和地方農產品市場發展指導文件,促進合理布局,有效解決批發市場重復建設與零售網點不足并存等問題。
本網點評:
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與發展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緊密相關,五項重點工作說明了國家已經將完善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作為今后的工作重點之一。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產銷銜接,是加快建設高效、暢通、安全、有序的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有力助推器。
事件四:聯想控股12億建華中最大冷鏈項目
11月23日,投資12億的華中地區最大冷鏈物流項目“聯想供應鏈·白沙洲冷鏈項目”在湖北武漢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占地500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項目將建成農產品加工園區、物流園區、冷庫園區、銷售園區等幾大綜合性產業園區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成后的“白沙洲冷鏈項目”將與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一起形成華中區域最大的農產品交易中心,成為華中乃至全國“一站式”的采購平臺。
本網點評:
我國冷鏈物流業曾經停滯不前,在近些年食品安全問題頻現、人們追求安全健康飲食的意識普遍增強、國家政策強制執行等因素引導下,冷鏈物流業正迎來發展的春天。為順應市場需求,全國各地大舉興建冷鏈物流中心、大型冷庫項目,國內外企業轟轟烈烈發起的“冷”動作正呈燎原之勢。
事件五:北方最大水產交易中心落戶天津
11月28日,總投資20億元的天津中心漁港水產品交易中心正式開工。該項目占地35萬平方米,分成8個地塊3大功能區,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該交易中心將建設全方位的冷鏈物流服務系統、漁業漁需供應系統和電子商務平臺。項目將于2015年完工,建成后將成為北方乃至中國最大的水產品集散及冷鏈物流配送中心。
本網點評:
天津中心漁港水產品交易中心全部建成后,將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華北地區海洋水產品交易發展和國內冷鏈物流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不僅可以提升我國在世界海洋漁業界的地位,更緩解了華北地區對海洋水產品需求日益增加的壓力。
事件六:農業部9措施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創新
9月26日,農業部發布公告稱,為落實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改善農產品物流業,農業部出臺九項舉措,推動農產品物流創新,促進產銷銜接,助推農民增收。
這九項措施為:一、強化農產品批發市場規范運行指導。二、建立符合品種特點的鮮活農產品儲藏保鮮體系。三、培育農產品市場流通主體。四、培育、保護、發展農產品品牌。五、強化市場信息采集分析與發布制度建設。六、調研反映“綠色通道”政策落實情況與問題。七、探索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八、推動農產品流通按產業分類管理。九、協調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等。
農業部稱,要研究蔬菜、水果生產布局和品質特性,支持主產區加快建設田頭預冷保鮮設施,提高采后商品化處理和預冷保鮮能力,支持在鮮肉、鮮蛋、鮮奶優勢主產區建設一批大型冷凍冷藏中心,支持在沿海、沿江、沿湖依托漁港碼頭和批發市場建立水產品冷凍保鮮中心。
農業部表示,將把菜籃子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放在農產品物流業發展的突出位置,重點加強優勢產區集散中心、大中城市物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及配套儲藏保鮮設施建設。
本網點評:
我國農產品連續8年豐收,但是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產品流通的滯后性。只有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鼓勵農民科學儲藏、科學運輸,才能延長農產品的保質期和銷售期,才能使農民增產增收。因此,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事件七:全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發布
4月21日,由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組織編撰的第一版《中國冷鏈物流分布圖》在上海發布。《中國冷鏈物流分布圖》是冷鏈物流行業的公共數據信息平臺,是對中國冷鏈物流企業數據的整理和整合。
該分布圖的發布旨在更好地為冷鏈物流行業服務,搭建食品與冷鏈物流企業供需信息平臺,整合市場服務能力資源。分布圖以國標地圖為參考,按照企業所在地以不同符號和顏色分別標注企業編號、名稱、庫容、庫溫、冷藏運輸車輛和噸位等詳細內容。
本網點評:
《中國冷鏈物流企業分布圖》的發布填補了國內對冷藏庫、冷藏運輸資源分布狀況無參考依據的空白,為企業提供了區域間合作交流的平臺,邁出了中國冷鏈物流儲運資源整合的第一步。
事件八:速凍食品新國標實施
12月21日起,新國標《速凍面米制品》(GB19295-2011)正式實施,這部適用范圍包括餃子、餛飩、包子、粽子、湯圓等速凍預包裝食品的新國標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含量做出了最終規定——金黃色葡萄球菌由不得檢出變為限量檢出。
由于此前三全、思念、灣仔碼頭等知名速凍食品品牌產品紛紛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因對于新標準的質疑之聲不絕于耳。
針對公眾質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專家劉秀梅表示,速凍食品新國標接近甚至嚴于國際標準,公眾不應局限于關注具體數值,更要關注新國標制定過程中采樣量的擴大。
本網點評:
公眾對速凍食品新國標產生的質疑,跟社會上存在的對食品安全普遍的不信任有關,特別是在經歷了一連串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公眾本能地希望標準更加嚴格。速凍食品的安全需要冷鏈物流行業的保駕護航,如何利用“細菌門”的契機,將之轉化成牢不可破的食品“安全門”,重拾消費者信心,也是擺在冷鏈物流行業面前的一道課題。
事件九:深圳實施首個冷鏈物流地方標準
12月1日,深圳發布了《食品冷鏈技術與管理規范》地方標準,這是深圳第一個關于冷鏈物流的地方標準。
該標準對冷鏈、冷凍食品、冷藏食品等術語進行了定義,并按照冷鏈運作流程,對包裝、運輸、儲存、分揀、配送、批發、零售每個環節均制定了規范的操作要求。
從今年到2013年,深圳市將重點在加工型企業、專業冷鏈運輸企業、冷鏈倉儲企業試行該標準,2015年全市將強制執行深圳冷鏈物流標準。
本網點評:
目前深圳的冷凍類食品尤其是肉、禽、水產品在全程冷鏈過程中時常出現“斷鏈”,原因之一在于司機在運輸過程中存在快到目的地時再開冷機的現象,而運輸食品只要無腐爛、無明顯變質、無異味,就能銷售,因此深圳市的冷凍食品安全難以保證。但愿這一地方標準的實施,能讓深圳市的食品冷鏈不再“掉鏈”。(中國經濟網 記者佟曉群 綜合報道)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自網友自行發布或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