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水果、肉類、水產品等主要農產品產量逐年提升。目前,中國食品年供應量總額在1700億美元,到2020年將達到8000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在19%左右。另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由于冷鏈系統不完善造成每年約有1200萬噸水果和1.3億噸蔬菜的浪費,總價值至少為100億美元。由此可見,隨著消費者對商品品質要求的提高、需求的增加和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冷鏈市場的發展空間依舊很大。
中國的冷藏運輸始于20世紀60年代,主要對象是肉、禽和水產品類。當時為了保證市場供應、調節淡旺季,在國內主要產地與大城市興建大型冷庫,并由鐵路冷藏車河水運冷藏船相連。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20世紀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超市連鎖業出現,為銷售市場需求的各種冷凍冷藏食品,超市大量采用各種各式先進的冷柜;零售終端冷藏鏈的配備與完善,又加快推進了冷藏鏈各環節的設備與技術開發、制造與建設進程,這時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食品冷藏鏈開始在中國出現和發展。
而國外的冷藏運輸則興起于19世紀上半葉歐美國家的鐵路,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發展時間上的差距也就決定了中國的冷鏈物流僅僅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不論從冷藏率還是從管理水平來看都要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
國內外冷鏈發展情況對比(單位:%,萬立方米,萬輛)
國內外冷鏈發展情況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綜合冷鏈應用率僅為19%,產品損腐率較高,僅水果、蔬菜等農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損失率就達25%-30%,每年約有1.3億噸的蔬菜和1200萬噸的果品在運輸中損失,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近2億人的基本營養需求。
中國冷鏈物流的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和需求增速不斷加快,僅食品行業冷鏈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億噸左右,年增長率在8%以上。目前,國內有1萬多家超市亟待引入冷凍技術和尋求合作伙伴,農業市場對其有更大的需求,而一些大城市則設想在5年內建立并完善食品冷鏈系統。
(一)冷鏈物流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根據國際經驗,冷庫容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呈現出很強的正向相關性,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8000美元時,冷鏈設施建設和冷鏈物流的發展進入高速增長期。
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2016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00元,低于8000美元的大發展門檻。截止到2017年第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939元。然而從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8000美元大關。可以預見,以上海、北京等領頭的國內居民人均收入較高城市,將會在2017年正式進入冷鏈物流體系大發展時期,引領而來的,是2017-2025年,我國中小型城市的冷鏈物流機遇期。
(二)冷鏈物流市場競爭將不斷加劇
中外運等傳統物流企業從冷鏈運輸服務切入冷鏈行業,逐步完善冷庫網絡,拓展冷鏈物流服務;雙匯、眾品等大型食品生產企業成立專業冷鏈物流公司,積極構建冷鏈物流體系并向社會化服務邁進;夏暉等專業冷鏈服務供應商不斷擴大輻射范圍,冷鏈物流的多元化競爭格局已經形成。
中國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趨勢
(一)服務質量和水平將不斷提升
幾乎所有的冷鏈物流企業均意識到,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提高客戶滿意度,才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冷鏈物流企業通過企業內部的考核指標,對配送及時率和損失率進行統計和考核,并努力通過提高及時率,降低損失率,不斷加強品牌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二)軟硬件設施的投入逐步增大
據統計,中國汽車冷藏保溫車輛只有美國的1/12,日本的1/4,與發達國家之間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很多冷鏈物流企業均有擴大軟硬件設施的計劃,其中包括多種形式,如計劃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計劃新建、收購或新租借冷庫;計劃購置冷藏車輛,完善配送網絡等。
此外,在原有設施改造和更新的同時,技術性的改造也將成為另一發展趨勢。衛星定位系統(GPS)、RFID技術、電子定貨系統(EOS)、電子車載地圖表等高科技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
還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謝謝您的閱讀。
網站申明:系本文編輯轉載,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所有權歸屬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
聯系我們刪除。